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效能发挥 > 正文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发布时间:2018-01-27 22:34:11   汽车修理工整理
一、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中职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及能力结构,人才的规格以及面向的岗位(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脱离原有的教学模式,解决课程内容与现代汽车类企业之间的矛盾,才能适应江西省九江市汽车类企业岗位的需要。现存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中专模式的沿袭,几十年来这种模式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各类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则重视不够,还未完全转移到以培养人才综合素质、岗位技能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且在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未出现较大突破。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未能充分体现,原有专业教学模式中的重专业知识而轻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倾向将不能承担起未来对职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重任。因此九江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精心设置理实一体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己成为当务之急。
二、基本情况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它打破了传统的中职教育的“学科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框架,不再是理论和实践的分离,而是强调讲授的理论知识“实用、够用”的原则,强调教学中以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完成理论教学与实习指导。“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强调在“做中学”“做中教”。例如,在《汽车底盘结构认识与拆装》教学,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整理归类为几个具有连贯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师所要教授的专业知识点全部穿插在几个典型工作任务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达到渗透理论知识的目的。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及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既能快速上手,又具有持续的发展后劲,实践课的开展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要完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模式要与专业的特点相适应。首先,过去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课的讲授,轻视实践课的教学。其次,现有的理实一体化教室没有充分发挥其性能。第三校企合作制度正在探索阶段,顶岗实习制度还不完善。针对上述情况,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
为了切实搞好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理实一体化的建设,在进行其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现代化为先导,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围绕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的要求,新型模式以适应清远汽车类产业发展和清远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条件装备现代化、专业教学体系现代化和专业评估现代化四个方面,加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办学效益和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运用教育现代化观念进行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的改革,经过2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适应我国当地经济建设需要的中等职业教学模式。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岗位的要求确定教学模式,按照精心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抓好教学文件、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习设施与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初中后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的有 效办学体制,加强校企合作关系等形式,促进九江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本次教学模式改革是分步骤稳步进行,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应具有如下的能力。
1.能熟练应用检测仪器及设备进行车辆的常规性检查和检测。
2.具有对汽车常规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的能力。
3.具备汽车中级维修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四、改革内容
根据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设备资源及师生的素质状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
1.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改变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正确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企业第一线的中级技能型人才,加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学校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又都在大力推行“双证制”教育,因此,一定要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而其前提就是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保证各项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的时间。根据我校该专业现有的教学设备和学生的人数及素质状况,要提高设备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过去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课在总课时中所占有的比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2.处理好各专业课内容之间的衔接问题,避免重复学习
由于汽车运用与维修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加之教材编者考虑到专业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使各专业课之间存在着一些交叉、重复的内容。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师从整体专业教学出发,加强互相沟通与配合,根据各专业课教学需要,对互相重复的内容进行 适当的取舍与调整,努力做到互不重复、互相补充,从而达到精减优化专业课程结构。
3.引进企业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学校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汽车维修高级技术人员,他们虽然不能把理论讲的很透彻、精辟。但是,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适合做实践课的指导老师。因此,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做指导老师,以确保实践课的质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要加大高级技术人员的引进,可以聘请专职的技术人员;也可以与汽车修理厂或者汽车4S店联手实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资源共享。
4.采用实物教学,加强理解
由于汽车的零部件很多,结构又非常复杂,对于汽车类专业的教学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模式,用手比画、用手在黑板上画图,是很难把内容表达清楚的。所以,充分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数字仿真教室进行“学中做,做中教”。只要见到实物,学生对它们的结构、特点就非常清楚,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大。
5.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协助教学
对于汽车的某一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单看懂实物的结构是不容易理解它的工作原理的,因为这些结构不能动,能工作的又被外壳遮挡,看不到。如果用多媒体软件协助教学问题就简单多了,我们借助多媒体的动画形式,使内部零件的工作情况和某一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看的一清二楚,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6.改变传统的教案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案的要求要有标准的格式,教案的内容也要紧扣教材,教学的进程也是按教务部门固定的计划进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对于这种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接受能力 的矛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要对教案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改革。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手写的讲义、提纲,只要是便于学生接受的形式都可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写出使学生易于接受的内容。对于那些理论性强,学生听不明白的内容可以适当地省去,给学生增加一些通俗易懂、又经常应用到的内容。同时,由于汽车行业发展很快,很多新知识、新技能教材上是没有的,这些又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就要及时地补充,使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新信息、新动向,便于学生就业后能很快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
7.改变学生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够按时、按老师的要求做好课后的练习和作业题。学生所学知识都在作业本上显现出来,这种作业与我们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极不协调,严重制约着学生能力显现和发展。我们对学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也要改革:首先,作业的形式要不拘一格,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课件,也可以是模型,也可以是学生制作的手工品等。其次,作业的题目设计不搞统一化,作业题目的设计要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制定出个性化的题目,即作业题可以设计多个,供各类学生进行选择。学生选择的题目就说明他对这个题目有兴趣,也有一定知识积累,他自然就会很用心地、努力地去做这个题目,效果自然也会很好;作业题的内容、也可以是多样化的,既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的巩固,也可以是实训的总结,也可以是对汽车某一部件或机构的新设想等等。只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都可以是学生的作业。
8.加大师生与外界的交流
学校要不断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必须与外界交流。闭门造车,却天天喊提高水平、提高素质、提高质量、提高知名度是不现实的,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我们要真正地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与外界交流。对 于老师,要定期去外校学习、观摩,去汽修厂或者4S店积累经验,锻炼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要经常参加一些技能比赛,不但在校内比赛,还与其他的学校比赛,学习别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差距,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成长。
五、改革的措施与步骤
职业教育是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为此,我们确定了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贯彻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首先,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修订专业的教学计划。其次,修订各门课程教学大纲,规范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与此同时,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开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一)编制专业教学计划
制定符合专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应遵循国家、省的有关文件精神,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企业需求为导向,产教结合为原则,对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安排,力求整体优化,培养有理论、懂技术、会操作、能管理的一线管理人员和实用型人才。
1.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
(1)知识要求 学生除了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外,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还要对“电子”内涵有充分的认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从学科角度来看,它是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信息技术的有机统一体,而不是机械技术、电气技术的简单组合体;汽车的成果或最终体现来看,它则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由机械本体、电、气、液压以及光电器件组成的产品或设备,是一个自动化的工作系统。学生应具有识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具有电子技术、电工技术 的基本知识,具有机械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具有电子产品或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基本知识等。
(2)能力要求 使学生具备识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电子设备或产品的基本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能力,查阅资料和进一步自学及获取信息的能力。
(3)素质要求 学生应从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岗位,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新技能、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踏实苦干的精神,具有创业、创新与合作的精神,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等。大力推行“多证”制度,学生除获得学历文凭外,还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二)确定课程设置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要体现贴近企业、适应需要的观念,改革创新的观念,培养现代人才的观念和终身教育的观念;要将素质教育、和实践性教育贯穿始终。
(1)素质为基础,科学安排公共课如语文、数学、政治、计算机、体育、音乐。
(2)能力为本位,改造完善专业基础课,如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机械技术基础与技能等。
(3)因材施教,适当增加选修课。
(三)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职业技能、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的根本保证。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2007〕8 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师德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2)提高教师对专业教学改革迫切性的认识,鼓励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中去。
(3)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和锻炼,使教师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4)注重从汽车类企事业单位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兼职教师。
(5)重视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政策,把教师职务的评聘和对教师奖励与他们参加教学模式改革的实绩联系起来,调动教师参加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
(四)专业方向的拓展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综合性,体现了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的综合要求。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区、行业、岗位的差异又要求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又需要有所侧重,这就要求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必须进行专业方向的拓展。但这种专业方向的拓展应在满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本要求前题下进行,但对专业方向名称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其科学性。
(五)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以实训设备装备现代化作为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启动点,必须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的实训基地。
(1)实训设备 对本专业主要课程和各方向中的特色专业课程,均应按课程教学大纲中统一要求配齐设备,并有部分设备达到国内先 进水平。
(2)实训项目 对于课程和各方向中的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了相应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实训项目,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合理的比例。
(3)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校内建立相对完备的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习,而且在校外相关行业也建立了不少于二个相对稳定且较为完善、先进的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
(4)专业图书资料的建设 在我校图书馆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需的各种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专业课参考书要达到一定册数。
1.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学生被看成外部刺激反应的被动接受者、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思想意识,进行“导学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枝粉笔“的教学手段,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并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 等软件制作课件,应用到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考试制度的改革
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努力探索与职教相适应的考试制度,建立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一体化的试题题库。
以任务驱动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优化教学过程,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设计一系列项目和工作任务,运用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实践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将其推广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
实时交流

微信扫描

办公室电话:0792-7772083

联系手机:13979298938

联系QQ:193667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