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效能发挥 > 正文

教学模式改革成效总结

发布时间:2018-01-27 22:25:30   汽车修理工整理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校进行“终端检测、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该项目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索总结实训与生产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在“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环境下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以及“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的运作机制问题,使学校达到规范办学、科学办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素质的目的。该项目研究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是实证的意义,通过我校“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研究,获得一些重要经验,另一方面是理论意义,通过项目研究,丰富“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探索总结“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的规律,并指导实践,为中职学校开展“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提供借鉴经验。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形成了适合中职学校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变输血式投入为造血式发展,消耗性实训变生产性实习实训,促进了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和的创新能力形成与提高。
第一部分 成果主要内容
一、建成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重视教学改革, 现代加工技术类专业一直都在探索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我校这几年的教改尝试,我们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教改方案在实施中进行不断优化,形成了“终端检测、过程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论实践双纲并举
我校在培养现代加工技术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教育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了在办学的整个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在招生、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融入“就业导向”的观念,针对在校生文化基础差异大的实际和针对岗位需求,细分专业办学方向,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选择专业方向。
在保证现代加工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以下方面:
(1)课程设置的岗位针对性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岗位能力要求,设置主干专业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2)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建设与企业实际生产环境完全一致真实性训车间,学生参加真实性生产进行实习,突出了技能培训的实用性。
(3)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企业用人需求的特点及其变化,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
和兴趣,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用灵活的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为适应专业的发展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和专业学科水平的提高,联合和组织本地区和部分省内企业的相关领导和专家进行教育教学研讨、就业指导和协作,实现教育教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紧跟市场需求,我们邀请了企业与教育部门知名专家成立了现代加工技术类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每年定期举行专题会议,重点研究现代加工技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根据专家的意见,认真研究落实方案,并在新制订的教学计划中得到体现。
为了构建与“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相适应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还采取了以下措施:
(1)课程综合化

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对现代加工技术能力的要求,对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合并,对课程体系整体优化,降低理论深难度,拓宽知识面。增添与岗位群能力所需要的新技术、新知识。
(2)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
除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培养外,强化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
(3)重视外语教学
除公共英语重点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之外,还在专业课实行双语教学中,使学生能较熟练阅读数控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有关专业技术资料,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精益求精,建设教材
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除了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外,教材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在现代加工技术类专业教学改革中, 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按“必需、够用”的原则进行综合化整合。加强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使用理论基础上,舍弃一些繁琐的理论推导、证明方面的内容,淡化理论知识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实用性、应用性。改革后的课程专业针对性加强,突出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融合。
四、提升了教师的“双师型”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专业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中以“双师型”教师为基础,通过“终端检测、过程管理”建立一支既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兼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具体做法:
(1) 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基础理论培训,根据计划安排专业教师,鼓励支持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渗透学习。
(2) 在师资培养上,借助“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平台,一方面聘请企业有实践技能和特长的技工师傅到校任教,另一方面定期对教师实施轮训,分批派遣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2个月以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专任教师的学历及职称情况都超过了部颁国家重点的要求,整个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专业思想牢固,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德艺双馨。
(3)针对青年教师实践知识缺乏的情况,采取了让所有青年教师全部参加真实性生产实训的措施,通过实践锻炼逐步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此外,在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过程中,要求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使得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五、改革考核模式,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改革学绩评价模式。采用“模块+特长”的教学模式,改革用单一的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成绩传统评价方式,采用学分制及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强调学生必须重视学习过程,获得“双证”即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所以有的课程或项目的成绩可直接与社会的考证或考级成绩接轨,社会认可学校也认可。设置了特长模块,一些文化课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个别课程考试不及格,可用特长模块中相同或相近学分的课程的成绩替代,只要完成毕业所需要的即可。这样就不怕这部分学生在某一科目学不好,而鼓励其获得一技之长,同样可在激烈竞争的就业环境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二部分 创新亮点
一、创新形成了“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模式
通过实训与生产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形成了“终端检测、过程管理”的培养模式。首先建立兴趣小组,从学生一进校未开始接触专业选择部分学生开始培养兴趣,其次利用兴趣小组的学生作为各专业的导生,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第三阶段参与到真实性生产中去。
二、创新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模式
通过实训与生产教学平台,指导学生进行生产训练、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学会专业技能,解决技术业务方面的疑难问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为学校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通过“终端检测、过程管理”教学模式几年的探索,我校学生整体技能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项目实践的近两年内,我校学生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等。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素质等相匹配的职业。
实时交流

微信扫描

办公室电话:0792-7772083

联系手机:13979298938

联系QQ:1936673184